鱼树

🐟手帐+学习干货+学习直播+生活好物+vlog🌳
微博/B站/小红书:鱼树r

 
   

“不惑”其实是两面性的词语,不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来说。

梁启超当时大闹维新,实在是有远见有斗争精神的人物了,但五四运动之后,却挑起社会主义论战,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仍是发展资本主义;而陈独秀李大钊这些新人却敢于突破思想禁锢,转向马克思主义道路。试问梁启超凭其怀疑精神,本应可以不断更新思想,为何到晚年也难逃守旧的宿命?私以为原因之一就是“不惑”。

“不惑”是指遇事能明辨不疑,但所谓“明辨”是主观的,相对而言的,而客观世界是不停变化的。梁启超的观念在中年时已经形成,自认为可以明辨是非而不怀疑自己的判断,但事实上“不惑”并不代表“正确”。

再反观现在的种种,大到六小龄童事件:在吴承恩故居贴自己的照片、宣扬自己的孙悟空才是正统……小到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:父母不断插手儿女的私事,从安排相亲、到催要孩子、再到催要二胎;亲戚夸耀自己的孩子拥有体制内的工作,即使薪资很微薄……他们大肆宣扬自己的观点,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,而不接受现在流行的新观点,也毫不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真的正确。在他们看来,那些“人生经历”“生活经验”的一时正确已经代表了百分百的成功率,他们早已形成固有思维,若非重大事件发生,已经不可能改变。所以我们不理解,但其实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再去强行让他们作出改变,尊重差异、和而不同地生活即可。

同时对我们自己来说,既不必排斥启用新人,也不必排斥新思想。我们年纪越大,也都渐渐生出一种怀旧情怀,更愿维持现状,不想改变,甚至认为自己这一代坚持的是对的,而否认一些新东西:比如我们不接受熟知的主持人被换掉而出现新面孔;比如我们不喜欢逐渐流行的新文化如电音、说唱……这实在是人之常情,我们从历史中来,最后也会归于历史,每个人对历史来说都是昙花一现,我们尽再大的努力也不可能望见历史的全部,对普通人来说,在属于自己的一小段时光好好生活,已经是莫大的幸福。而新一代又像当年的我们一样,他们生活在与我们不同的时代里,他们发现新问题,不满足于现状,不断翻新,作出改变。从前的宝藏已收藏在历史中,以后的宝藏也注定将载入史册。

变才是不变的真理,没有一种思想理论适用于过去和未来的全部生活,当我们与“不惑”的人交流时,理解包容,换位思考,以新的的角度看待问题,能开拓不一样的思路;当我们到达“不惑”的时候,矛盾一件一件消失,内心变得平和与安宁,也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情。

当我们不再怀疑自己,再静看世界变迁,何乐而不为?

评论
热度(3)
 

© 鱼树 | Powered by LOFTER